(资料图)
据12月19日中新社报道,近日,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“一药难求”,抢购、缺货等词条屡上热搜。各地纷纷加大了药品投放力度。广东珠海宣布,布洛芬等药将拆零销售,胶囊类零售价均为1元/粒,顾客七天内购买量不超过6粒;南京出台规定,即日起每天向市场投放200万片退烧药,每人限购6粒。
特殊时期,“手里有药,心里不慌”。最近,发热患者增多,用药缺口迅速放大。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部分应急药品“按需”销售,已成为当下一些地方紧迫且现实的一种选择。
基于前瞻性预判,不少药企提前扩充了生产线,药品经销链也加大了备货、上货力度。可即便如此,市面上还是出现了大面积的缺货。现实中,一些人非理性囤药,“抢药”的数量远超自用的实际需求,造成了一定的浪费。
越是“供不应求”,就越要强化供应方式的有序组织。其核心逻辑就是以应急状态的物资配售模式,对短暂失灵的市场秩序进行必要的矫正,让每一颗药都物尽其用,提升供需适配效率,弥补供给端的暂时性缺口。诸如南京、珠海等城市采取的药品拆零售卖、限量购买的策略,就体现了这一思路。“每人6粒”,大体已能满足绝大多数患者的用药需求。
拆零、限量售药,尽可能满足更多有需求的人,此举一是筛选出了那些迫切的、真实的有用药需求的患者,好钢用在刀刃上且不浪费;二是有效遏制了非理性囤药。可以预见的是,后续可能会有更多城市借鉴此类办法,合理安排药品资源的销售方式,保障把药品给到最需要的人。
无论是“拆零售药”“限量购药”,还是亲朋邻里之间分享药品,都是降低资源闲置率、提高药品使用率的有益尝试。一言以蔽之,药品是用来治病的,保证其快速、准确到达需要之人的手中,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药品的作用。
拆零、限量售药,可谓应急、务实之举。期待各地在当前相关药品紧张的情况下,尽最大努力保障药品供给,给老百姓吃上“定心丸”。
标签: